为充分发挥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度解码卓越学子的成长路径与智慧结晶,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于10月9日晚在七教205教室成功举办“国家奖学金答辩分享会”。本次活动由廖志铭老师倾力主持,学院领导及骨干教师高度重视, 唐志文书记、电子系主任王俊老师、机自系主任刘红华老师、软件工程系主任李平老师,以及辅导员蒲远康、陈瑶、杨宇轩等老师出席本次活动,与多位国奖入围学子及众多求知若渴的学生齐聚一堂,共赴这场思想的盛宴。

分享会核心环节,国奖入围学子们聚焦实践、直击痛点,结合自身在专业学习深耕、课程项目实战、学科竞赛突围等方面的真实经历,从多维视角倾情分享了宝贵经验:
“锚定目标:破译学习驱动力”: 分享了如何科学设定学业目标,并将其转化为持续奋斗的内驱力。
“突破瓶颈:跨越学习高原期”: 深入剖析了面对学习低谷时的心态调整与高效突破的实战策略。
“多元平衡:驾驭学业与实践”: 生动阐释了如何在繁重的课业、科研项目、竞赛活动及个人生活中找到动态平衡点,实现全面发展。他们的分享,不仅是对方法的总结,更是对心路历程的真诚袒露,为在场同学绘制了一幅清晰的卓越成长地图。

通信2301钟萍以极具代表性的成长故事 引发了强烈共鸣。他深情回顾了从一名懵懂的“编程新手” 起步,历经无数个日夜的代码调试、算法打磨和理论钻研,最终荣获“涉外杰出青年”。他以亲身经历勉励学弟学妹们:唯有在专业领域的沃土上深耕不辍,以不懈的专注力与探索精神浇灌,方能叩开创新之门,抵达理想的彼岸。 这段充满韧性与热忱的经历点燃了在场学生的奋斗激情。

唐志文书记在总结中指出,本次国奖答辩分享会远不止于“经验传递”的层面,它更是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甘于奉献”精神谱系的一次生动传承与集体宣誓。 优秀学子的奋斗故事与无私分享,生动诠释了机电学子的精神内核。学院深信,在这股强劲的榜样力量感召与引航下,莘莘学子定能传承接力棒,在专业知识的海洋中勇攀学术高峰,在学科竞赛的疆场上再创辉煌战绩,不断为学校高水平人才培养事业注入澎湃的青春动能与创新活力!
责编:于越
一审:陈瑶
二审:廖志铭
三审:唐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