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推动计算机教育改革,适应快速变化的行业需求和科技发展趋势,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于2024年9月26日中午12:40邀请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龙涛老师在七教205会议室开展了“高校学科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专题报告教学活动。本次参与培训的教师共计50余人,均来自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各专业的教学骨干和青年教师。
首先,龙老师给我们介绍了专业和学科的定义。我国高校现设有的专业是社会分工、学科知识和教育结构三位一体的组织形态。强调了学科建设是高校的细胞组织,是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基本单元,其发展水平是衡量高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离开了学科,不可能有人才培养,不可能有学科研究,也不可能有社会服务。学科和专业两者既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又是不同范畴的概念。
接下来,龙老师重点介绍了模式识别与质量状态监控、智能制造系统与数据分析与测试技术三个学科方向以及建设这些学科的相关材料准备。首先是学科建设人员的确定,要求具备高级职称、副高职称或博士学位的骨干教师。第二个是需要有相关的代表性科研项目:以国自科、省自科、教育厅以及优秀青年项目为主。第三个需要发表相关的代表性论文,其中以SCI为主。第四个是需要发表相关的专利、软著等作为支撑。龙老师强调支撑材料在整个学科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好的成果能够为我们学科建设带来更好的积淀。
最后,龙老师就教师职业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建议,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项目申报、教学竞赛、参加学术交流、教学研讨会等活动,拓宽视野,提高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高校学科建设与教师职业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通过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科竞争力,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平台,而教师也可以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综合素质和能力,为学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撰稿:周孟娜
责编:金硕
审核:陈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