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广大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课程思政内涵,不断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能力,使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充分发挥课程育人功能,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于2024年9月13日下午13:40在七教205会议室开展了“专业课课程思政教学比赛的备战方法”专题报告教学活动。此次培训由计算机基础系冯新老师主讲,梅淑英、孙雨洁、陈永平等共54位新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
首先,冯新老师强调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好的思想政治工作应该像盐,但不能光吃盐,最好的方式是将盐溶解到各种食物中自然而然吸收。”。课堂思政在教育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不仅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更是培养学生品德、树立正确价值观、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重要途径。
接下来,冯新老师指出课程思政不是简单的内容拼接,而是将思政元素融于教学中,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潜移默化地融入,就像“春雨润物细无声”一样,使学生觉察不到思政元素的存在、却又深深被其积极地影响着。他以《计算机信息安全》课程中的密码技术为例,示范如何结合学科和专业特色,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并将其有机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他说教师不应局限于单一的课程知识,而是在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视域中寻找思政元素。可从学科与专业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现实状况和未来趋势等方面切入,譬如重要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科学家或学科领军人物的科研事迹、学科专业原理以及与之相关的生活实践、科技实践等。教师可从中挖掘蕴含的自豪感、使命感、责任感、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开拓创新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让学生有代入感,发挥精神层面的感染力。
最后,冯新老师结合自己多年的备赛经验,围绕专业课程教学的目标、内容、模式与方法、资源与工具等方面进行思政育人元素的挖掘和思政教学融入点的梳理,同时鼓励大家积极参加课程思政比赛,以课程思政教学比赛为切入点,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深入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将思政教育自然、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学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确保各门课都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专业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不断完善“三全育人”格局,努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精神、国际视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人才。
撰稿:梅淑英
责编:金硕
审核:陈继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