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全院教师对教学创新大赛的认识和参赛热情,进一步推动学院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于2024年10月10日下午4:20在八教402开展了“高校教学创新大赛参赛经验分享”专题研讨会教学活动。此次培训由数学系周琴主任主讲,育人育才青年教师共38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会议。
首先,周琴主任介绍了本次分享会的背景和目的,强调了教学创新大赛对于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接下来,周琴主任详细的分享了教学创新大赛的参赛经验和备赛指南:
一、深入理解大赛规则与要求
仔细阅读官方指南:这是备赛的第一步,确保自己完全理解大赛的评分维度、评审标准和提交要求。
分析往届案例:通过研究往届获奖案例和评审反馈,可以更好地把握大赛的评审趋势和侧重点,为备赛提供方向。
二、精准定位与创新设计
明确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根据课程大纲和学生学情分析,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确保教学活动围绕这些目标展开。
创新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中融入创新元素,如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环境、以学生为主体的深度学习过程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注重教学内容与方法创新:引入新的教学大纲、学习内容、教学资源,或采用新的教学组织方式和评价方式,以提升教学效果。
三、充分准备与实战演练
观摩学习:观摩往届优秀教师的竞赛视频或现场教学,借鉴他们的教学技巧和风格,并结合自己的特点进行创新。
模拟竞赛:通过模拟竞赛来检验自己的准备情况,熟悉竞赛流程,测试自己的技巧与能力。每次模拟后都要仔细分析反馈,找出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
四、注重细节与呈现效果
申报书撰写:申报书是评委了解参赛者教学研究经验的重要窗口。撰写时要注重格式规范、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避免超字数、格式混乱等问题。
说课汇报:说课汇报是展示教学设计的重要环节。要精心准备汇报内容,包括课程概况、教学目标、主要问题、解决方法、创新点、实施效果等。同时要注意汇报时的语气、语速、站姿等细节表现。
教学实录:教学实录是展示教学效果的直观方式。要选取连续的内容进行录制,展示多种形式的课堂表现。同时要注意教学实录的剪辑和制作质量。
五、保持积极心态与团队协作
建立成长型思维:视每次挑战为成长的机会,相信自己的每一次尝试都在为最终的成功铺路。保持积极的心态面对备赛过程中的困难和挑战。
团队协作:如果可能的话,组建一个团队来共同备赛。团队成员可以相互支持、相互启发,共同提升备赛效率和质量。
六、持续反思与迭代改进
收集教学数据:平时要注意收集教学数据和学习证据,如学生的学习成果、课堂参与度等。这些数据可以为教学改进提供有力支持。
分析教学效果:根据收集到的教学数据和分析结果,对教学效果进行客观评估。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和优化。
持续迭代:教学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去。通过不断的迭代和改进,提升教学效果和创新能力。
最后,周琴主任总结道,高校教学创新大赛备赛需要深入理解大赛规则、精准定位与创新设计、充分准备与实战演练、注重细节与呈现效果、保持积极心态与团队协作以及持续反思与迭代改进。参赛者在准备作品时,应仔细阅读大赛的官方指南和参赛要求,确保自己的作品符合大赛的评审标准和要求。同时,还需注重作品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以展示自己在教学领域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
撰稿:向雨欣
责编:金硕 禹巍峰
审核:周琴